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提 案 号:074
我市作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省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相关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相对有限且来源单一。按照《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总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元。以安阳县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全县投资8.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7.91万亩,每亩投资强度不足2000元。高标准农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资金主要来源为国家财政投资及各级地方政府配套,建设资金构成相对单一,资金投入强度与数量与高质量建设发展仍存在差距。
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均衡。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偏重于农田水利、机耕路、输配电工程、排水设施等有形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在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农田防护、生态保持、控制面源污染、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数字化建设等综合配套服务方面相对薄弱。
三是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工作仍需加强。“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仍有存在,如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缺乏相对技术人才力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标准农田设施功能的高效发挥。
(二)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单位投资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统筹整合现有各级财政相关支农涉农项目资金,强化部门和项目间的有机衔接,形成合力统一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二是统筹社会各方资金,积极探索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种粮大户承担部分项目工程建设任务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确保单位投资强度,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避免建设项目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发生,分步分阶段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力争达到亩均资金投资标准。
2.补齐建设短板,提升农田质量
一是全面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将路、气、水、田、电等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农技科技服务等内容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补齐建设内容中的短板,提高农田综合效益。二是全面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按照国家、省最新出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标准及指导要求,结合我市地域特征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完善针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宏观性指导,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化水平。三是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鼓励使用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科技手段探索建立耕种、预警、监测、农资、应急等方面联动服务新模式,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有机融合。
3.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按照“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功能,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管护人员、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有效落实管护责任。二是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编制及岗位,通过人才引进、招考、聘任等形式加强农田建设与管理的业务力量,同时在基层农民中加大培训力度,从中发现挖掘有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三是建立高标准农田保险体系,将高标准农田的工程设施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列出购买保险费用及后期维修管护资金,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