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建设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提案
提 案 者: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提 案 号:378
安阳地处豫晋冀交界处,是河南承东起西、连南贯北的重要枢纽城市。2021年11月,获批“十四五”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我市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建设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站位仍需提升。对建设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在组织领导、思路措施、职能整合、推进力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二是规划引导有待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相对滞后,发展思路不够明晰,功能定位不够准确,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对物流资源整合不够,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自营物流比重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三是龙头骨干作用不强。枢纽建设发展速度不快,枢纽功能大多仍停留在规划上,优势作用不突出,货物吞吐量小,基础业务与主导产业联系不紧密;保税中心申建推进速度慢,影响了枢纽作用发挥;安西物流园优势突出但建设缓慢;对快递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缺乏东西向高铁,晋豫鲁铁路客运功能尚未开通;现有铁路运力不足,安李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运需求;网络货运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五是发展要素和服务保障问题亟待解决。物流管理职能相对分散;武丁、大通、安西、万邦等物流园区建设用地问题,内黄果蔬城优惠政策落实问题亟需解决;汽运比重仍然偏大,铁路运能未能充分发挥;环保管控与企业生产运输矛盾突出。六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理念、具有智慧物流运作经验的运营管理人才,以及多式联运、信息管理等新兴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加快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推动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明确交通物流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把交通物流中心和物流枢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拓展“陆路港建设工作专班”职能,统筹交通物流中心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安阳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坚持规划先行,构建现代物流发展格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资源环境、交通布局等因素,优化我市物流业的区域布局;结合各县区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构建大宗商品、医药食品、电商快递、农副产品及冷链、钢铁煤炭化工及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陶瓷等重点物流产业集聚区。
(三)补齐设施短板,夯实枢纽经济发展基础。与濮阳、徐州、菏泽、长治等沿线城市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太徐高铁项目以及周边城际铁路项目;进一步研究论证安李复线建设,加快安西联络线建设进度,研究安李线恢复客运的可行性,申请晋豫鲁铁路开行客运列车或通勤车对外运营;加快高铁客运枢纽工程,对安阳东站扩建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按原京广高铁站台的相同标准设计安林城际铁路场站台,以满足将来太徐高铁的需求;系统谋划安阳机场周边产业、商贸、物流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建设机场与市区及周边地市快速通道;支持推进全市货运信息平台建设。
(四)加快龙头建设,强化枢纽城市重要支撑。突出万庄外向型经济枢纽和综合服务功能,专人专班协同建设单位共同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引进实力雄厚、业务关联的优势企业尤其是央企共同参与枢纽建设;扶持和引导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物流企业,集中进行政策支持和要素资源配置,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出台相关行业专项发展规划,推动快递与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健全以交通、商务、供销、邮政、快递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招引国内知名物流、快递企业总部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拔中心。
(五)优化环保管控,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物流。加快相关企业和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铁路运输运价高的问题;对企业组建“绿色城市配送”服务以及市场招商工作给予政策支持,推动新增或更新物流配送车辆、企业重型卡车纯电动化、零排放化,加快全市特别是县域车用加氢、纯电重卡充电站科学布局;科学制定我市环保管控期交通运输政策,对新能源货车及配送车辆给予更多便利。
(六)强化服务保障,着力优化提升发展环境。在完善规划、用地保障、资金支持、配套政策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引导商业银行放宽物流企业信贷条件,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联合开展金融服务项目,充分争取、利用中央和省现有的资金政策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物流企业家和物流人才培养计划,选派物流企业负责人、职能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到国内高端物流园区挂职锻炼,鼓励本市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输送人才,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引进物流高端人才、专业人才。